宋朝的文武官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4:46:35
宋朝的文武官制

宋朝的文武官制
宋朝的文武官制

宋朝的文武官制
宋初是政治、军事、财政分权的,后面才文武分权.到了神宗后废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以左右仆射居相职,将财政纳入户部.南渡后把左右仆射改成左右左右丞相.
  后面分别演进为:
  中书门下:又名政事堂,是中央行政中枢最高权利机构,老大是宰相,老二是副宰相,改中书门下为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不委任门下侍中、中书令和尚书令,而以尚书左、右仆射分兼门下、中书侍郎为正宰相,再设门下、中书侍郎及尚书左、右丞各一人为副宰相.南宋高宗后,又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合并为一,以便集中管理,应付军政急务.
  枢密院:主管全国军政的最高单位,长官为枢密使或枢密院事,副长官为枢密副院事.当时为了防止武官跋扈,所以高级长官都委任文臣担任,枢密院虽有调遣兵马之权,但却无统辖禁军之权,禁军的统辖权为当时的"三衙”所有.
  三司: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长官为三司使,副长官为三司副使.元丰后被撤销,而大部分的职权皆由户部和工部接收.南宋绍兴时,增设总领所,供应当时军需钱粮.
  宋朝鉴于唐朝与五代藩镇跋扈的危害,逐实施中央集权,废除藩镇,改全国为l5路,后又增加到25路,南宋以后因辖土较小,缩为 l5路.路以下分成州、军、监,再下则为县,路设经略安抚使,有时又不设长官,府设知府,州设知州,军设知军事,监设知监事,县设县长.
  宋代为实施中央集权,地方官史由中央朝臣兼任,地方不设正官,中央派遣的文武朝臣,兼治理地方时称为知某府、某州、某县.由于地方事务由中央管,形成鞭长莫及,因此也使宋朝地方政府积弱,屡遭外患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