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菊石?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8 17:52:04
什么是菊石?急

什么是菊石?急
什么是菊石?急

什么是菊石?急
菊石
  ammonoid
  软体动物门头足纲的一个亚纲.是已绝灭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生存于中奥陶世至晚白垩世.它最早出现在古生代泥盆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繁盛于中生代(距今约2.25亿年),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叠纪海洋中,白垩纪末期(距今约6500万年)绝迹.菊石通常分为9目约80个超科,约280个科和约 2000 个属,以及许多种和亚种等.
  菊石是由鹦鹉螺(现在仍然存活在深海中)演化进化而来的,属于头足类动物,运动的器官在头部.体外有一个硬壳,与鹦鹉螺的形状相似.菊石类壳体的大小差别很大,一般的壳只有几厘米或者几十厘米,最小的仅有一厘米;最大的比农村的大磨盘还要大,可达到2米.
  壳的形状多种多样,有三角形的、锥形的和旋转形.旋转形的壳在菊石中占绝大多数.菊石的壳也分前、后、背、腹.这一点与现代鹦鹉螺是一样的,开口的一方为前方,原壳处为后方.旋环的外部为腹,与腹部相对应的面为背.
  在头足类的进化过程中,现在惟有鹦鹉螺还背负着一个沉甸甸的硬壳,慢慢地在水中游动,依靠硬壳保护自己,而其他的种属在进化中已脱掉硬壳,轻装前进.按照鹦鹉螺的运动方式推断,菊石也是一种游速不快、运动连贯性很差的动物.
  在菊石壳的表面有许多的壳饰.壳饰是生长纹和生长线的总称,与螺口平行.有的是与壳体的旋卷方向平行的纵纹,有的是与壳体方向垂直的横纹.
  菊石壳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多为平旋的壳.壳体以胎壳为中心在一个平面内旋卷,少数壳体呈直壳、螺卷或其他不规则形状.菊石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周期性地由外套膜分泌出隔壁,因此壳体可以分为两部分:动物体栖居而没有隔壁的部分,称为住室;具有一系列隔壁的部分是气壳,被相邻两个隔壁所分隔的空间叫做气室;隔壁与壳壁的接触线叫做缝合线;每一个隔壁有一个圆形隔壁孔,为体管所在位置,通常位于腹部边缘,少数在背部或近中心位置.壳体表面有时平滑,有时有生长线纹、纵旋线纹、横肋、瘤、刺、沟、脊等装饰,菊石的壳口覆以口盖.菊石的系统分类中缝合线的特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每条缝合线可以分为壳体外表面的一段叫外缝合线,背部表面的一段叫内缝合线.缝合线的基本要素是叶和鞍.叶是缝合线向后弯曲的部分,鞍则是向前弯曲的部分.按照叶和鞍分布的位置 ,分别称为腹叶(或腹鞍)、背叶(或背鞍)、侧叶(或侧鞍)等.在侧面未完全变成独立的鞍和叶的一系列褶曲称为肋线系.按照叶和鞍的形态,可以将菊石缝合线归纳为无棱菊石式、棱菊石式、齿菊石式和菊石式.
  软体部分出口也就是壳口.壳口的形状也不尽相同,有圆形、椭圆形,普遍有腹弯.壳口有盖,被称为口盖.其成分为石灰质或角质.当软体部分收缩进壳以后,口盖将口紧密盖好以保护软体部分.口盖在泥盆纪的早期才出现,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在三叠纪出现的单口盖,口盖为一片角质包薄片,它不能完全封闭口部;另一类是在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才出现的双口盖,由一对大致呈三角形微微向外凸出的石灰质片组成.
  菊石化石均产于浅海沉积的地层中,并与许多海生生物化石共生.通过研究,推测菊石栖居在热带至温带的有一定深度的海域,壳壁较厚和具粗强壳饰的类型是较不活动的类型;壳壁较薄、表面平滑和具尖饼状壳形者是较活动的栖居于较深水体的类型.菊石是划分和对比地层最有效的标准化石,可划分出颇为精细的菊石带.在中国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所含的各种菊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西藏的珠穆朗玛峰地区有大量的菊石化石,甚至随手可得,因为在2亿多年前,那里曾经是古喜马拉雅海,由于造山运动,地壳上升,海底变成了高山.因此,生活在海洋底层的菊石,就呈现在地面上,成为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变化的见证物,同时也为恢复当地的古生态环境的提供了有利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