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何骑青牛出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00:17:49
老子为何骑青牛出关?

老子为何骑青牛出关?
老子为何骑青牛出关?

老子为何骑青牛出关?
在夕阳的余辉中,他晃动着远去的身影,弃我们如弃敝履.他对我们竟没有一毫的留恋之意,让我们世世代代为此难堪自惭.老子出关而去是一件意义严重的事件,它表明,我们已经不配受哲学的引导;而我们自己由于迷醉与迷失于物质世界,也可耻地抛弃了哲学.一个绝顶的哲人,不屑与他的同胞为伍,甚至不愿埋骨乡梓,这难道不使他的同胞自信与自尊受挫吗?我写这篇文章时是真心感到了一种难以自掩的羞惭的.我的祖先怎么了?真的是堕落得万劫不复了吗?真的是不配这样的一位哲人来教导吗?
老子的行踪可以用得着这样一个词:神出鬼没.令我们悚然.有人说他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云端里半隐半显———只是,他现在还在那里么?不过,就算他是飞鸿,偶然经过我们的时空,也还是留下了雪泥鸿爪,还是给我们留下了怜悯和慈悲.司马迁不知有何依据,断言他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苦县原属陈,陈又为楚所灭,所以又属楚了.当时南方北方的民风与学风已有较大不同,楚国也就以道家学派及由此而生成的文化传统,自豪地与齐鲁大地的儒家、三晋大地的法家比肩而立鼎足而三.
老子的著作是有名称的,这和其他诸子著作统以作者姓氏加“子”命名者不同.他著作的名称就叫《道德经》,或者,根据《德经》《道经》之先后又叫做《德道经》.何谓德?一物之所以为一物谓之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特殊属性;何为道?万物运行之规律谓之道.所以,老子研究的,感兴趣的,是较为纯粹的哲学问题,是对客观具象事物的抽象.
他也是一位深谙历史的学者,司马迁说他是周守藏室之史,就是周王朝政府档案馆的馆长.那时的政府档案馆中所保存的文献,不外乎是史官们记事记言的历史罢了.他整天关在阴冷的屋子里读这些东西,能不“一篇读罢头飞白”?难怪他“生而发白”.他生在那么多既有的历史之后,如历史的一个晦气重重的遗腹子般.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类集体的经历和创痛不外乎也就是他最个性的感性体验,老子正是这类超常人中的一个,面对着“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的历史血河,他怎能不由美少年变为鸡皮“老子”,并在他额头上深深浅浅密布的皱纹中,埋下与阴谋、与冷酷甚至与残忍难分难解的智慧?班固说,道家出于史官,是有感而发吧.
看多了罪恶,不是与世同浊,心肠随之冷酷,便是脱胎换骨,超凡入化,蜕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综观老子的遗著,好像他这两者兼而有之,犹之乾坤始奠之前的混沌宇宙.不过我相信,当老子带着满头风霜,一脸慈悲,走出守藏室时,他已洞穿人生的厚壁.在阳光下他眯眼看人间,人间混乱而无道,正如一塌糊涂的历史.他心如止水.一切把戏他都已了如指掌,各色人物他也都似曾相识,周朝的大厦将倾,山河将崩,九州幅裂,小小的守藏室亦将面临一场浩劫,“金玉满堂,莫之能守”.那些厚重的典籍守不住也藏不住了.他抬头看看西天的晚云,去意满怀,是的,该走了.
不过,我们还算幸运.据司马迁的记载以及后来神仙家的推衍,当老子骑着青牛要出关而去时,被关令尹喜挡住了.这位尹喜对老子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在你抛弃我们之前,能否劳神一下,为我们留下你的思想?———摘自中国青年出版社《天纵圣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