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7:21:38
小学数学如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数学如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数学如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数学如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数学如何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出自http://www.jxteacher.com/jxxylxm123456/column45599/5e6412d3-44f6-4099-bba1-505e3e1d5f87.html
  数学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小学数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是目前数学学习的主流.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广泛应用的过程.”“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我们不仅要学好课本上的数学知识,更应该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比如:上街买东西要用到加减乘除,建造房子要画出图纸等等,这些都是要用到数学知识的.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谈几点体会.
一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有时会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因此,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加深学生对“身边处处有数学”的体会.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用数学》时,根据学校刚刚举行过运动会,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多媒体展示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看到的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兴趣盎然的纷纷提出问题,有的说:“左边有6个同学,右边有3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有的说:“穿校服的有4个同学,不穿校服的有5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有的说:“女同学有5个,男同学有4个,一共有几个同学?”
二 数学例题生活化,感悟知识内涵
  在教学“百分率”中,书本习题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较大脱节,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抽象的百分率的含义.可编一些学生熟悉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来替代.例如根据班级情况求某天的出勤率;求一次测试的及格率与优秀率;体育课上投篮的命中率等.
  又如:教学数学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时,我设计购物活动:―顾客有365元人民币,买物品应付198元,他付给营业员200元,营业员又找回2元,顾客还有167元人民币.提炼出数学算式:365-198=365-200+2=167元;营业员已有665元,应再收198元,当收到200元人民币时,她应找2元,现实有人民币863元,提炼出数学算式:665+198=665+200-2=863元.购物对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事情,从活动中提炼出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理,既抓住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多加了要减,多减了要加”的道理,还增强了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具有非常紧密联系的认识.
三 将“生活经验”引入“数学课堂”,注重情商培养
  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注意适时适度的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教育、美育教育,并与艺术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打破以往的“纯数学教学”.新课程标准下师生融融的氛围,会极大地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智力,使智商和情商产生和谐共振.
  新课程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内容.教师要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教学设计注意开发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如在教学 “图形的拼组”时,教师让学生分小组把学过的图形(纸片)拼组成一幅图画,并让学生说出这些图画由什么图形组成,甚至将玩具“七巧板”、积木拿到课堂上,进行拼组,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更让学生充分展示着自己“创新”的魅力.
  同时也应该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先让学生说一说乘坐公交车时的情景,学生会说到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还有可能是一群人蜂拥而上等,这时老师提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很自然地会提出“下了多少人,又上了多少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这很自然地引入新课,而且会让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因为一群人蜂拥而上,就不会清楚上了多少人,下了多少人,因此要遵守秩序“先下后上,前门上,后门下”.这样就把枯燥的知识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极大的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既让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了他们的数感,更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四 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实践,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就尝试着编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的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实践活动、生活问题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周长的测量》时,带领学生参加户外的测量,量一量我们的足球场的周长,量一量我们乒乓球桌的周长等等,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人民币》一课时,在课堂上创设“红领巾市场”的情境,让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实际进行交易,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并进行计算,做到算对钱,不出差错,学生在游戏中练习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教育”.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当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数学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