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5 10:43:11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
P72  若是征服必要强迫他们使用和学习自己的语言,并宣扬他们所信奉的神的背弃,儒家思想的强势侵入,民族本身信仰的遥远与男性群体的觉悟,还有领导者的脆弱,告诉他们平和生活与现实幸福,终灵之顶,谁还敢往?  P79  如果真有上帝的话,那么地球的羔羊们不会再害怕变乱语言了,他们在经历漫长而复杂的语言分化、融合的过程后,已有可能再次商讨建造通天的巴别塔  P88  一种更高层次上的面对面交往.历史在螺旋上升.
  我只是因这一句话而振奋而激动,却不知激动什么,那反正与我是不相干的.我看到最近预期计划的不可实现,我被一种现实的力量所逼迫,这种力量从未像现在这样明显,我不得不如你所预言从高台上跳下去,去开始一种残酷的生活竞争. 诗一旦变成诗人的手段,诗人就不成其为世人了.作者绝不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手段.作品就是目的本身.(马克思)
  未来社会里财富的尺度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以劳动时间作为财富的尺度,表明财富本身建立在贫困之上.(马克思)    《精神交往论》是一本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解读,而探讨马恩新闻传播观点的书.书中大多章节并非讨论自由问题,而是讨论舆论、报刊和新闻之类的问题.然而我对自由问题尤其关注.正如我本科时代毕业论文就是有关新闻自由的讨论.其实,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只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论述的现代社会的最起码的要求.他们所谓理想的社会,如果离开了新闻自由和出版自由,他们的理想显然找不到任何实现的根基.我不想直接针对如今的社会主义社会提出任何意见,毕竟这未必等同马克思所追求的社会制度.
    我也不必讨论新闻自由的源头.我只是怀抱幻想来思考一点点关于自由的源头.我为马克思主义所吸引的,就是他在追求一个人类可以自由全面发展的世界而我也为这种向往深感振奋.
    该书的最后一个章节,关于交往的三种社会形态,是本书中最值得思考的章节.毕竟这章简单勾画出了人类生活的三种状态.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人都存在着人身依附,奴隶依附于奴隶主,而农民依附于地主,人没有独立地位,因此无所谓自由不自由.
    等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简单的商品交往中,隐藏着平等观念.而一旦平等观念确立,自由观念在交换中随之产生.人们去商店,只要用一定数目的钱就能平等地换回同等的服务和商品.因此,平等开始普及.而且,一旦某人拥有金钱,他便希望自己能够自由地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于是自由的观念也开始普及.自由地购买,自由地表达,于是相伴而生.而且尤其是在资产者掌握权力之后,资产阶级的自由出版便写入了美国的宪法修正案的第一条规定.然而此时的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
    我们现在往往感受到为了生计,我们必须疲于奔命,或者我们总是被迫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正如马克思抱怨自己不得不为报刊写一些自己也不愿意写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物的限制,这就是金钱的限制.金钱限制自由,含义也等于金钱带给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