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姜维的一生如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23:22:12
如何评价姜维的一生如题

如何评价姜维的一生如题
如何评价姜维的一生如题

如何评价姜维的一生如题
近来多听到有些朋友诟病姜维,说姜维穷兵黩武,刚愎自用,以连年的兵灾祸乱了本就地寡人稀后汉蜀国,而且似乎就是姜维造就了蜀国的衰败,姜维俨然成为了历史的罪人,市面上为曹操、诸葛亮、刘备,甚至是奉先发难的人也不少,但是为之翻案的也是人才济济,而姜维却被朋友们牢牢地套在了炮烙之上,我觉得这是十分不公平的,我们不能单一的看待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完整的系统的分析一个时代的发展,人物周边的时、势、事,才能明白整个历史的脉络.姜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建兴六年因诸葛亮反间计,投奔于西蜀,诸葛亮擢升姜维为主管仓谷之事的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当时的姜维只有27岁,可谓年少得志.而诸葛亮不知道为什么对姜维更是另眼看待(可能是一直认为是自己的衣钵传人的马谡刚刚被斩吧):“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这就是诸葛亮在与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书中对姜维的评价,同时又示意留在朝中的重臣极力向刘禅推荐,以下文字足以说明“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以诸葛亮显赫的地位说了自然是要算数的,不久之后刚届而立的姜维升为中监军、征西将军.诸葛亮对姜维如此的提拔重用,难免使得姜维有幸进之嫌,也很自然的被满朝文武理解为诸葛亮的心腹,诸葛亮权倾朝野,上达天听,当时自然是无人不服的.而姜维也的确显示了他出众的才能.但是这一切在十年后发生了变化.姜维降汉十年后,也就是建兴十六年,诸葛亮星殒九丈原,随后西蜀军方高层发生了一场严重影响此后西蜀政治格局的巨变,“取办一应军戎节度”且曾深得刘备厚爱的长史,加绥军将军杨仪与百战功高的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的魏延,本就是成水火的矛盾,终于爆发了!期间,还牵涉了另一个家世赫赫,却并不得志的马岱,自此原本以诸葛亮为核心的军人集团,在核心人物去世短短数月间,因内部的权利争夺而崩溃了.此次杨、魏之争的胜利者表上的胜利者是杨仪,但是真正的胜利者恐怕是那些曾委身于诸葛亮军人集团的统治下的文官集团,杨仪虽然诛杀了魏延,但是以他的威望不足以撑起原本风风火火的军事集团,而新兴的当朝权贵文官体制的代言人蒋琬、费祎确是紧紧地抓住了机会,“后军师费祎以其言密奏后主.杨仪被废为庶民,徙汉嘉郡.杨仪至徙处,又上书诽谤,辞指激切,朝廷于下郡收押杨仪.结果杨仪自杀,妻子还蜀”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正是因为诸葛亮的远见,使得西蜀并没有在此时出现更严重的内乱,因为无论诸葛亮所领导的集团是文还是武,诸葛亮本身却的的确确是一个文人,他审时度势的选择了自己的接班人,但是并不是姜维,而是他不能不选的蒋琬,实际上他不选蒋琬,在当时的政治格局上蒋琬也占据了上风.诸葛亮聪明的明为保举蒋琬,实为推荐姜维的荐章,在其死后,得到了西蜀朝廷的认可.正是由于西蜀军事集团的重大变化,军人势力极大削弱,但是三国鼎立的局面所带来的国家安全问题依旧是西蜀上下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而西蜀的军人集团中又有谁适合这个位子呢?资历深的所剩无几,而且能力不足,最重要的是对于文人势力来讲这样的人是不容易控制的,那么毋庸置疑资历不深,有一定才能的姜维成为了最佳人选.于是姜维登上了新的西蜀高层政治群体的舞台“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但是姜维真的可以被文人信赖吗?无论是蒋琬还是费祎,都没有把握,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延熙元年,姜维随已升任武职的大将军蒋琬住汉中.随后蒋琬升任大司马.姜维为司马.延熙六年,姜维迁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延熙十年,姜维升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而姜维“每欲兴军大举,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这样我们不难看出,用你的军事才能,不给你军事实权,这是文人势力对待姜维的根本方法!直到诸葛亮死后十七个年头,即延熙十六年,费祎去世,姜维才得以松了一口气,但是似乎可以自主地做一些决策得姜维,并没有诸葛亮“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资历,首先是君主并不会像诸葛亮那样言听计从,其次军人集团内部也并不平和的状况我们也是可以想见的,还有就是朝廷中的言论极大的影响以及牵制,比如:“宦官黄皓等弄权于内,右大将军阎宇与皓协比,而皓阴欲废维树宇.”,这样“树大招风”的姜维可以说举步维艰,出于自保,不免有了避祸之心,不回成都,屯田避祸.更重要的是姜维的重要建议,也很难上达天听,比如:“六年,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征信鬼巫,谓故终不自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