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该采取哪些措施具体的 论述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7 19:00:38
中国要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该采取哪些措施具体的 论述下

中国要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该采取哪些措施具体的 论述下
中国要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该采取哪些措施
具体的 论述下

中国要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该采取哪些措施具体的 论述下
我国旅游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新世纪新阶段,既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战略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世界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较快发展,全球化、区域化合作的日益深化,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加速发展,我国作为世界旅游大国的形象日益鲜明,在全球旅游界的综合影响力显著增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需求加速向物质与精神并重转变,休闲消费的大众化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旅游业发展面临着更加美好的前景.
  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是全行业在世纪之交提出的奋斗目标.当前,加速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进一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由满足基本需求向强化服务质量转变、由经济功能为主向经济社会功能并重转变,切实推动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当前,旅游业尤其需要从战略发展的高度关注以下问题:
  旅游强国指标要进一步科学化
  2000年,国家旅游局面向21世纪研究提出的旅游强国目标,主要参考了世界旅游组织的一项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的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的客源输出国”.除此以外,旅游强国指标还应有哪些具体内容,一直是旅游业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目前,旅游业界对旅游强国指标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对旅游大国特征的认识水平,往往把发展规模、在世界排位,以及接近上述预测作为对跻身旅游强国程度的判断.对于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我们应予关注和重视,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参考,但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预测不等于一套完整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也不宜作为衡量我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单一指标.
  从全球公认的旅游强国的情况看,衡量的指标是比较宽泛的、多元化的一些数据.既包括了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过夜旅游接待和旅游创汇的世界排位,还包括了其它方面的数据指标.从WTTC每年发布的旅游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看,包括美国、西班牙、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在内,不管其旅游经济规模是多大,相同的许多项指标占了全国总份额的10%以上,例如,旅游收入占GDP的比例、旅游就业占的比例、旅游投资占的比例、旅游税收占的比例、旅游出口占的比例等.这说明,旅游业发达与否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而不在于单项指标有多大.
  近年来,海外人士十分关注我国经济发展,对强国标准也多有探讨,对我们理解旅游强国有一定的借鉴.例如,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了《中国应为“盛世”做好准备》(2004年11月)的文章,认为强国不应是单一的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GDP水平,而应是一个复合型的指标体系,包括人民生活、教科文卫、思想文化等领域都应处于领先地位.
  信息产业是旅游产业的近邻,都是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在建设强国问题上有一定借鉴性.我国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和单项产值的世界排位已超过了旅游产业,但距信息产业强国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2006年,我国以年产9300万台电脑、4.8亿部手机的规模,成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二大国,但世界各国公认的《全球信息技术报告》将我国排在全球信息化水平的第59位.排在前三位的国家依次是丹麦、瑞典、新加坡,虽产出规模小于我国,但技术创新和综合竞争力明显高于我国.从我国旅游业发展水平看,我国入境旅游总量已经超过英国、德国、奥地利、加拿大,但综合素质和竞争力还不够强,这也是主要差距所在.
  因此,旅游强国目标是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既应具有横向的可比性,更应能够反映综合产业素质.
  旅游要素建设要进一步产业化
  产业化是对产业发展较高的要求,是产业发展机制逐步健全的目标.国家旅游局在研究“十一五”发展目标时,把完善产业化体系列为三大任务之一,产业化问题受到空前重视.加快旅游发展的产业化进程,实质上就是从体系和机制上推动旅游业发展,全面按照产业经济的发展规律办事.
  对于旅游产业化问题,业内的研究还较为肤浅,相当一些人认为产业要素发展就是产业化,这种认识有些片面和偏颇.其实道理比较简单,就如同仅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几种机械,不能算是实现了机械化;把电话、传真、电脑等仅作为办公用具,也不等于实现了信息化.改革开放以来,为促进旅游业发展,各级政府出台了涉及产业定位、产业政策、产业立法、资金扶持等鼓励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旅游各产业要素的发展,但对产业化体系建设则涉及不多.最近10年,国家旅游局开展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全国现有271个城市获得了荣誉称号,其评价体系包括20大项、176个评分点,既有对发展规模、产出水平、各产业要素的具体要求,更有很多事关发展环境、基础设施、支撑条件、配套保障等“外围”性要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产业化体系的轮廓和框架.
  产业化发展不是对所有地区提出的普遍性要求.旅游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的地方,产业要素还正在萌芽,要求产业化发展是不现实的;而旅游业已有相当发展基础,并致力于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产业的地方,产业化发展则是必然性要求;对于当前全国旅游业来说,产业化发展则是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是促进旅游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
  促进旅游要素的产业化发展,应着重抓好以下方面:一是促进旅游产业要素的发展与升级.在大力推动产业要素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产业要素的配套发展,努力形成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要统筹协调与相关产业的要素关系,将旅游新兴领域和业态纳入产业要素范畴.二是逐步完善旅游产品体系.要全面提升观光产品,大力开发休闲度假产品,积极培育专项旅游产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三是加快完善协调配套的旅游要素体系.旅游业的投资者、开发者、经营者应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建立分工合理的市场利益共享关系;上下游企业之间、相关企业之间、同类企业之间,应实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集团化、网络化、协作化.四是建立较为完善的旅游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努力培育有利于旅游发展的宏观环境和旅游消费环境.五是加快旅游人才体系建设,积极培育旅游业发展的良性机制.
  旅游发展机制要进一步市场化
  开放性和外向型是旅游业的天然特征.旅游资源的无限性和客源的广阔性,决定了旅游业是没有边界的,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经济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和优化,但不够开放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以对内开放不够最为明显,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一是地方保护壁垒较多,阻碍了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也影响了对外开放效应的整体发挥.二是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深入建立,一部分旅游企业仍是国有体制,或者改制不够彻底.以2005年旅游星级饭店为例,国有的共5528家,占全部总数的46.74%,国有的饭店房间62.67万间,占总数的47.05%.三是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尚未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个别地方以行政决策取代市场规律和市场行为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四是旅游市场监管过于行政化,动辄采取“运动式”的专项整治,对违规者采取“一次性死亡法”,但并未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大力推进旅游发展机制的市场化,重点应抓好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旅游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领导、统筹和推动,但绝不能替代或排斥市场化作用.各级旅游部门要由对行业具体事务性的管理,转向对旅游业发展的促进、引导和服务,为旅游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正确处理政府职能与市场作用的关系.政府要重点在战略规划、政策环境、市场培育、市场监管、形象宣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设施建设、安全保障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市场要重点在旅游投资、市场开发、产品促销、经营服务等与旅游企业经营行为密切相关领域发挥导向作用.三是坚持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并重.要尽快消除行政分割和地区壁垒,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从事旅游经营的各类企业,应公平对待,不得区别歧视.与此同时,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四是进一步创新企业机制.要以资产重组为契机,以产权制度改革为内容,以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为着力点,深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
  旅游增长方式要进一步集约化
  集约化发展既是增长方式的问题,更是关乎旅游发展观的问题.它既是针对具体开发和建设项目的要求,也是对旅游业总体发展方向的要求.“九五”时期,旅游行业就提出要集约化发展,但至今成效不够明显,粗放型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例如, 2005年全国1.6万家旅行社,仅实现利润1.27亿元;全国1.18万家星级饭店,仅实现利润10亿元;4392家旅游区(点),仅实现利润22.59亿元,其中,国内旅行社利润为-1.7亿元、内资饭店利润为-12.91亿元点.
  当前,我国旅游业又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一形势非但不利于向集约化方向转变,反而更易于延续粗放型发展的惯性.但必须清醒地看到,集约化发展已是旅游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一是随着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张,旅游消费档次和水平明显提升,粗放开发的旅游产品已越来越没有市场;二是经过近30年的旅游开发,大多数品位较高、开发条件较好的旅游资源已被开发,今后推向市场的旅游产品只有更具“卖点”,才可能占据一席之地;三是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现仅旅游景区景点就已超过2万家,被评定为A级(1-4A级)的旅游景区达3000多家,集约化发展是旅游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集约化,关键要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正确处理提升素质与扩大规模的关系.规模是基础,素质是保障.做强旅游产业是对产业素质和发展规模的双重要求,既要在素质上做强做优,也要保持适当的速度和规模.关键在于切实转变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由偏重追求速度和规模向提升产业素质和效益转变.二是科学借鉴旅游发展经验.我国旅游业起步于“一穷二白”的基础,曾创造了属于那个时代的不少经验.例如,“建个大门就收费”的起步发展;“边开发、边投入、边收益”的发展模式;“以旅游养旅游”的“滚动发展”等.但任何经验都是具体环境和条件的产物,不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广谱性.无论学习借鉴或宣传推广哪一方面的经验,都应充分考虑时效性、差异性、局限性和针对性,突出强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鼓励自主创新,力戒照搬照抄.三是建立旅游集约化发展的指标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包括旅游统计、旅游标准、旅游指标等,除了体现产业规模和增长速度以外,还可反映综合贡献率、市场竞争力,也可包括拉动投资、安置就业、增加税收、促进环保、优化生态等.四是发布旅游产业政策或旅游投资指导目录.要明确鼓励什么,引导什么,限制什么,对于市场前景不大看好,市场需求明显萎缩的旅游项目,例如,一般化的人造景点、雷同化的民俗开发等,要进行警示或加以限制.
  旅游产业提升要进一步国际化
  国际化水平是对一个产业与国际接轨程度的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性反映,起码应包括三方面:一是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的情况,二是综合发展水平与国际同一领域的接轨,三是对国际事务的参与程度和影响力.
  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程度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国际服务贸易的总量和规模.2006年,我国入境旅游接待1.25亿人次(其中,过夜旅游4991万人次)、创汇339.49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出境旅游3452万人次,是亚洲第一大出境旅游市场.上述因素,奠定了我国作为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其二是我国旅游业的对外开放程度.这主要表现在“市场准入”方面.在加入WTO谈判中,旅游业成为服务贸易开放的重要领域.2001年11月入世以后,在饭店(包括公寓楼)和餐馆领域,我国提前4年兑现了所有承诺,进入我国的外国饭店管理集团已达37个、世界知名饭店品牌达60个;旅行社领域全面开放,已成立外资旅行社27家(其中,外资控股的7家、独资的11家),并从7月1日起,取消了对外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在注册资本方面实现了国民待遇.
  但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水平还不算高.目前,我国旅游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很少,影响力也还很微弱;在借鉴国际经验、技术手段或发展模式方面,我们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我国旅游服务贸易虽已有较大规模,但旅游标准、服务规范等尚未推向世界各国;旅游部门在世界旅游组织、PATA等国际旅游机构中,旅游企业在WTTC等非政府组织中,尚未发挥与我国旅游业地位相称的作用和影响.
  当前,加速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程度,重点应做好下列工作:一是进一步开放旅游市场.要抓住全面兑现加入WTO承诺的机遇,鼓励外商投资我国旅游业,吸引国外知名旅游企业进入我国,推动国内旅游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与此同时,要大胆学习和跟进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旅游业态,例如,预订系统、分时度假、汽车旅馆、旅游宿营地、极限运动,各种形式的俱乐部等,努力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二是积极提升旅游国际服务贸易水平.要进一步重视入境旅游的战略地位,深入研究和开发入境市场,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入境旅游稳定增长.要进一步重视和发挥出境旅游的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出境旅游在促进民间外交、缓解经贸摩擦、优化外贸结构等方面的作用,为国家“软实力”提升做贡献.三是要积极贯彻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到国外投资发展,尤其是到我国出境旅游较为成熟的目的地开展旅游接待服务.四是加强国际双边、多边的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旅游国际规则的制定,主动参与国际专业问题的研究和国际性的交流项目,积极反映我国旅游业的利益诉求,发挥我国对世界旅游业的建设性作用.五是不断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形象.为了维护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尊严和权益,应适时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提出接待中国旅游的必要条件,例如,提供中文翻译、尊重饮食习惯、保证服务质量等,不断提高我国作为旅游大国的地位.六是加速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国际化.要本着“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原则,进一步拓展国外培训的渠道,有计划选派各种层次的、市场急需的旅游人才到国外培训,同时积极吸引在海外学习、工作的旅游人才回国就业,适量选聘外国高级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逐步建立一支具有国际水平的、适于旅游强国需要的旅游人才队伍.
  (配文)
  中国旅游消费正处在“爆发性增长”前夜
  国家旅游局综合司
  旅游业被誉为全球经济发展中规模最大、增势最强、前景最好的产业之一.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世纪 90 年代初,旅游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业,总收入超过了石油和军火工业.
  目前,在世界旅游业的排位中,中国已经从1978年的40位之后,跃升至世界第4位.
  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于改革开放,得改革开放之势,借改革开放之力,用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从事业接待向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2006年,我国接待海外入境旅游者1.25亿人次(其中,过夜游客4991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40亿美元;国内旅游接待人数13.9亿人次、旅游收入5830亿元,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之一;出境旅游3452万人次,位居亚洲第一位.
  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促进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了国家“软实力”,而且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促进了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十一五”是我国旅游业继续大发展的重要时期.旅游发达国家的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3000-5000美元,将进入旅游消费的爆发性增长期.据此并参考相关因素,业内专家判断,目前我国旅游消费正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前夜.主要依据:
  第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旅游业成长的土壤,旅游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剂.中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按照2005年修订后的GDP数据计算,1979-2004年均增长率为9.6%,近三年仍连续保持10%左右的增长.目前,我国人均GDP已接近2000美元,预计2010年人均GDP将接近3000美元.这表明,我国人均GDP接近于旅游消费“爆发性增长”的低线已为期不远.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的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和北京、上海、天津等近40个县级以上城市,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
  第二,我国旅游业在全球增长最快.从20 世纪90年代开始,东亚太地区旅游业迅速崛起,到2002年首次超过美洲,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旅游业发展速度更快,“九五”以来以10%左右的增幅,高于全球旅游业平均增幅3-5个百分点.由此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最近,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强劲增势,世界旅游组织再次预测实现两项指标的时间将提前至2015年.届时,我国入境旅游可达2亿人次,国内旅游26亿人次,出境旅游1亿人次.
  第三,大众化旅游迅猛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旅游活动明显向大众化、生活化方向转变.休闲是小康社会渐进与发展的重要体现,并且是与小康社会密切相关的新兴生活方式;而旅游是休闲的重要表现,旅游业是休闲产业的主体性、紧密型产业.黄金周旅游所以热度不减,主要是迎合了大众休闲的消费需求,并顺应了日渐增长的消费趋向.我国自2000年“十一”实行首个黄金周以来,至今已经过了20个黄金周,累计接待国内旅游17.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440亿元;黄金周出行人数从1999年“十一”的4000万人次,迅速增长到2007年“五一”的1.79亿人次.黄金周旅游人数及收入几乎呈指数上升,说明黄金周已成为规模庞大的大众化市场,已经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长,类似黄金周等大众化休闲旅游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选择.据全球著名的传媒机构尼尔森公司最新的调查,近年来,我国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年均增长10%,超过半数(53%)的消费者计划把节余的资金花在休闲旅游上,其比例居亚洲14个国家之首,高于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和印度等.休闲旅游的盛行突出表现出人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有了明显转变,其注意力更多地从工作转向休闲和娱乐.所谓的工作与休闲两不误,是大众化休闲旅游猛增的一个明显特征.
  第四,国家经济强大、基础设施极大改善.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经济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民航、铁路、公路、支线机场等旅游交通条件有了根本性好转,旅游目的地可进入性大大提高.2006年,随着与南美航线的正式开通,我国民航万里航线进程加快;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全国铁路六次提速,铁路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公路在客运量、货运量、客运周转量等方面更是遥遥领先于其他运输方式的总和,目前人口在20万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连接率将达到85%,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5万公里.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等直接领域数质量明显提升.目前全国旅游景区达两万之多;星级饭店近14000家,其中五星级298家;旅行社近两万家.其他如旅游娱乐、旅游购物等环境也有了根本性改变,质量进一步提高.中国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足以开发满足各类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目前,观光旅游是旅游业的主体和基础,但度假休闲旅游快速发展,引领旅游业的发展方向,近些年开发的许多旅游项目顺应了发展趋势,全国涌现了一大批品种齐全、档次较高的度假旅游产品.从旅游住宿、旅游交通到旅游产品,努力消除短缺“制约点”,旅游生产力大大提高,确保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朝阳产业,前景无限.我国旅游业能否适应这个爆发性增长机遇期的到来,根本的是能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提高保障能力是前提.目前我国人均国内旅游仅仅只有1次,而韩国已经达到9次,我国人均出游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预计2010年我国人均出游将达2次以上,这就要求交通、铁路、公路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应配套发展,确保硬件支撑条件跟得上,以充分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改善产品结构,实现由观光产品为主向度假休闲产品的转变,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进一步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不断提升产业素质,着眼建设旅游强国,努力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化转变、由数量扩张向素质提升转变、由满足基本需求向强化服务质量转变、由经济功能为主向经济社会功能并重转变,加快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从根本上增强国际竞争力.
  21世纪的世界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上升期,这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国民旅游消费又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前夜,更是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内动力.抓住机遇,科学发展,我国旅游业必将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跻身于世界旅游强国之列.

中国要成为世界旅游大国 该采取哪些措施具体的 论述下 中国要成为世界旅游大国该采取哪些措施?最好具体一点,多一点.正确一点的.这两天就要了,谁知道就发我邮箱 现今中国通货膨胀开始出现,政府该采取哪些措施?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性大国,大国崛起 过程中有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秦国统一中国时,在经济上采取哪些措施?分别说出该措施有什么好处 如何看待当前世界经济形势?针对这种形势你认为中国当务之急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中国采取哪些措施促进社会和平 比起欧洲其他旅游大国,意大利为什么没有成为中国的主要客源国?影响其来华旅游的制约因素有哪些? 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2到3条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 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 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汉武帝采取哪些措施,使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为什么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中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中国要想成为大国,成为发达国家,最好把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改成资本主义社会,毛则东把这个社会弄乱了中国想要成为世界的大国.必然是走资本主义民主共和.不然怎么走都是死路一条.有现 中国如何成为海洋大国 面对美国债务危机,中国该采取什么措施 面对全球变暖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中国将采取哪些措施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