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的故事要关于家境不好,但很刻苦努力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8:14:39
自强不息的故事要关于家境不好,但很刻苦努力的故事

自强不息的故事要关于家境不好,但很刻苦努力的故事
自强不息的故事
要关于家境不好,但很刻苦努力的故事

自强不息的故事要关于家境不好,但很刻苦努力的故事
华罗庚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华罗庚正确地回答出来,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我国杰出数学家.
3、任伯年,清朝后期著名画家,上海人.他能成为一个大画家,完全是靠他幼刻苦勤奋得来.任伯年的父亲也是一位画家,在父亲影响下,他从两三岁开始读书时,就喜欢看父亲作画.十二岁时,父亲不幸过世,家中也随之贫寒,任伯年因此也失学了,到一家扇子店当学徒.一天干活下来很累,但不管多累,他每天仍坚持画上几笔;没有钱买纸,他就用废纸作画.店中老板知道后,看他的画也的确不凡,让他专门为扇面作画.从此,任伯年学有所用,画画的积极性更高了.最后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画家.
一、囊萤夜读
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车胤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后来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
二、映雪读书
晋朝有一个叫孙康的入,他生性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与人交谈则对答如流.孙康酷爱读书,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常手不释卷,夜以继日,乐书不疲.尽管家境不好,他也时常面有菜色,但却难掩他目光中发自内心的光辉和热情,可是后来,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对读书沉迷愈深,他的家境却每况愈下,家人说再也供不起他狂读不止、耗费灯油了,也就是说他夜里不能读书了.孙康不是书呆子,他也不认为书中果然有千钟黍或颜如玉,只是读书实在是一件太快乐的事情,它给他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世界,使他体会到思想的乐趣,让他的心境变得明净高远,完全超脱了眼前困窘的处境,可是眼下没有书读的日子,让他觉得每一个夜晚都令人难以忍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他离开破败冷清的家,来到月华普照的雪原,冥思苦想,一筹莫展,心中悲苦,不知所从.然而,就在他彷徨复彷徨之际,一个念头击中了他,原来,在这皎洁的月光下,雪原反射着无边的银光,塑成了一个清亮又辉煌的世界,周围的景物十分清晰,似乎是上天悲悯感动于他苦苦向学的挚诚,特意将这天地都化作了他读书的好场所,他欣喜异常,奔回家去,取出书来,映着雪光一看,果然分明异常,他在心中欢喜不止:“我又可以读书了,我又可以读书了!”
从此以后,每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孙康都捧一本书来到雪地,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后来,他成为了一个名重一时的大学者.他的“映雪读书”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成为勤奋好学的典范.
三、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他叫林豪勋,48岁,台湾台东据点人。23年前,姐姐为了照顾中风的母亲,决定将旧平房改建为有阳台的两层楼房。25岁的林豪勋从台北赶来帮忙。没想到,一脚踩空从二楼摔下,摔断了颈椎。
卧床的头两年,林豪勋几乎绝望。但姐姐告诉他:“自怨自艾只不过是践踏自己,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有勇气开创未来。”
1990年底,朋友送他一台淘汰的286电脑。从此,林豪勋开始了成为“啄木鸟”——躺在床上,咬着加长...

全部展开

他叫林豪勋,48岁,台湾台东据点人。23年前,姐姐为了照顾中风的母亲,决定将旧平房改建为有阳台的两层楼房。25岁的林豪勋从台北赶来帮忙。没想到,一脚踩空从二楼摔下,摔断了颈椎。
卧床的头两年,林豪勋几乎绝望。但姐姐告诉他:“自怨自艾只不过是践踏自己,真正的男子汉应该有勇气开创未来。”
1990年底,朋友送他一台淘汰的286电脑。从此,林豪勋开始了成为“啄木鸟”——躺在床上,咬着加长的筷子敲击键盘。尽管门牙咬得缺了半截,舌头经常磨破了皮,但他仍然顽强地在电脑上“啄”着生命的乐章。
他从整理自家家族谱开始,陆续为260多位亲友写出家谱。接着又编写了《卑南字典》,以16个子音、四个母音,完成了5000个族语的记录。1993年接触电脑音乐后,便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卑南交响乐的创作。
林豪勋说,自己一副破皮囊不知道还能用多1985年3月11日,在四川省北部大巴山麓腹地的南江县高塔乡,厄运降临在年仅9岁的农村姑娘成洁头上。成洁不幸被高压电击伤,医生为挽救她的生命,截去了她的双臂。在厄运面前,她经受住巨大的悲伤与痛苦,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刻苦练习用脚写字。从练习用脚写字,到夹一些小东西,她每天反复练压腿和用脚拔草,很快就能用脚流利地书写,还会用脚吃饭、刷牙、梳头、洗衣服、下棋、打扑克,自己料理生活。进入中学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她用脚书写的“有志者事竟成”,获学校书法比赛特别奖。1988年5月,在南江县举行的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女子跳高第一名。
1987年4月共青团南江县委、南江县文化教育局授予她“优秀少先队员”称号;同月,四川电视台拍摄了反映她先进事迹的专题片《飞吧,断翅的小鸟》;1987年11月共青团达县委把她评为“青少年十杰”之一;此后又成为百名“中国好少年”之一。《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少年报》、《四川日报》、《红领巾》等近20家报刊和电台报道了她的事迹。
1991年9月成洁在妈妈的陪同下,随中国残疾人代表团出访日本,在长崎,她终于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典子。代表团从日本访问回来后,中央领导接见了他们。在合影留念时,共青团中央的同志特地把成洁安排在中共中央江泽民总书记后面,并介绍说:“这是四川的成洁……”。江泽民总书记亲自接见了他们。
1994年夏,成洁高考完毕,考试成绩总分只有422分(试卷满分750分),只上了四川省委培最低分数线,没有学校愿意录取她。在这种情况下,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江西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于果将她带到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读书。面对多种选择,成洁选择了江西一所民办高校——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因为院长于果也是残疾人,更能体谅残疾学生的心理,他能让成洁在人生的追求中学到更多的东西。成洁用了2年时间通过了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大专课程考试,后来进江西教育学院的英语自考本科班学习。
1998年7月,成洁自考大学本科毕业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种种诱惑,选择了回母校当英语老师的工作。1999年9月,她在南昌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绝对未参加每年1月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读在职研究生。
2000年5月21日是中国第10个助残日,也是“中国典子”成洁和爱人汪东新婚大喜的日子,第九、十、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行委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江西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江西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于果亲自为他们主持了婚礼。
成洁目前在江西蓝天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并开办校内超市。
久,但只要活着,他就会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当生命被生活推向极致时,往往展现出一分从容之美。临乱世而不惊,处方舟而不躁,喜迎阴晴圆缺,笑傲风霜雨雪,生命才会更有意义。

收起

一、囊萤夜读
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

全部展开

一、囊萤夜读
车胤,生于晋朝,本是富家子弟,后来家道中落,变得一贫如洗。可是,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
车胤年轻时就很懂事,也能吃苦耐劳。他因为白天要帮家人干活,就想利用漫漫长夜多读些书,好好充实自己;然而,他的家境清贫,根本没有闲钱买油点灯,有甚么办法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呢?最初,他只得在夜间背诵书本内容,直到一个夏天的晚上,他看见几只萤火虫在飞舞,点点萤光在黑夜中闪动。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好法子:他捉来许多萤火虫,把它们放在一个用白夏布缝制的小袋子里,因为白夏布很薄,可以透出萤火虫的光,他把这个布袋子吊起来,就成了一盏「照明灯。车胤不断苦读,终于成为著名的学者,后来还成了一名深得人心的官员。
二、映雪读书
晋朝有一个叫孙康的入,他生性聪敏,读书过目不忘,与人交谈则对答如流。孙康酷爱读书,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常常手不释卷,夜以继日,乐书不疲。尽管家境不好,他也时常面有菜色,但却难掩他目光中发自内心的光辉和热情,可是后来,随着他年龄的增长,对读书沉迷愈深,他的家境却每况愈下,家人说再也供不起他狂读不止、耗费灯油了,也就是说他夜里不能读书了。孙康不是书呆子,他也不认为书中果然有千钟黍或颜如玉,只是读书实在是一件太快乐的事情,它给他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世界,使他体会到思想的乐趣,让他的心境变得明净高远,完全超脱了眼前困窘的处境,可是眼下没有书读的日子,让他觉得每一个夜晚都令人难以忍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他离开破败冷清的家,来到月华普照的雪原,冥思苦想,一筹莫展,心中悲苦,不知所从。然而,就在他彷徨复彷徨之际,一个念头击中了他,原来,在这皎洁的月光下,雪原反射着无边的银光,塑成了一个清亮又辉煌的世界,周围的景物十分清晰,似乎是上天悲悯感动于他苦苦向学的挚诚,特意将这天地都化作了他读书的好场所,他欣喜异常,奔回家去,取出书来,映着雪光一看,果然分明异常,他在心中欢喜不止:“我又可以读书了,我又可以读书了!”
从此以后,每一个月色皎洁的夜晚,孙康都捧一本书来到雪地,利用雪的反光来读书,后来,他成为了一个名重一时的大学者。他的“映雪读书”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成为勤奋好学的典范。
三、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谢坤山于1958年生于台湾的台东市。
1974年,谢坤山16岁。因家境贫困,小学毕业就辍学打工的他这时已经有4年工龄了。
我见过他16岁时的照片,身材匀称、健硕,表情略带腼腆,是个很帅的小伙。他告诉我,那时他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强壮的身体,敢和任何工友比试体力,13岁时就能扛着100公斤的饲料麻包一路小跑了。
悲剧却在不经意间发生了。
一天,他在工厂的3楼上干活,接传楼下工友递上来的钢管。突然,钢管触碰到阳台上的三根高压电线,顿时,火花四溅,一阵爆响,谢坤山当即被电成了“碳人”。
医生告诉闻讯赶到医院的家人:必须立即做截肢手术。
谢坤山没有钱买任何保险,也享受不了任何社会福利,昂贵的医药费像大山一样压在一家人的心上。亲朋好友都劝谢坤山的父母放弃算了,但母亲坚定地说:“无论如何也要救,救活了,哪怕坤山再叫我一声‘妈’,也就够了!”
在截肢过程中,谢坤山的头脑十分清醒。在麻醉剂的作用下,他感觉不到疼痛,但能听见钢刀切割骨头的声音,真切、刺耳。手术后,他浑身无力,说不出话,只觉得口干舌燥,看见床边的桌上放着一杯水,便本能地要去抓它。手一伸,顿时愣住了,没有手了!
就在那一刻,谢坤山真正意识到,跟随他16年的那一双强壮有力的手,已经缘尽而去了。
出院后,回到那个破烂的家。母亲像照料新生婴儿一般,一日三餐,先喂饱他,再去吃一点残饭剩汤。为了减少母亲的担忧,也为了自己今后的生活,谢坤山苦苦思考,终于发明一套能够自己进食的用具。那是一个螺旋状的中空铁环,在铁环尾端缠上活动的套子,再将一把汤匙的末稍焊弯成L型的锥状物。等到要吃饭时,他将螺旋状的铁环套在右手残存的短臂上,再把特制的汤匙插进铁环末端的套子里,就成了他的专用的餐具。
在演讲时,谢坤山风趣地将之命名为“坤山”牌自助餐具。以后,他又发明了许多这类用具,解决自己的吃喝拉撒问题。
谢坤山开始认真思索自己的路。他突然想起当作家不错,他没有想到自己只有小学水平的文化背景距离作家有多远,想到的只是,要当作家最起码得先学会写字吧?
有一天,小妹正在做功课,看着她手中的笔,谢坤山瞧了许久,思潮起伏:没有了手,难道就真的一辈子也不能写字了吗?没有了手,可我还有嘴巴呀!
于是,谢坤山咬着笔费劲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三个字黏在一起,东倒西歪;而含在牙齿与舌头之间的笔,好像是松了螺丝的老虎钳,怎么也钳不稳那支小小的笔,弄得口水直流。
尽管如此,谢坤山为自己又跨出一步而高兴。以后的日子,他不断地练习,嘴里被铅笔戳出一个个血泡,但他决不放弃。
终于,当字越写越小,越写越周正时,他大声地对自己说,“原来天底下最棘手的事,都不是用手完成的!”
三、削出自己的路!
出院后的最初7年里,谢坤山很少出门。但这2500多个日夜里,他没有一天是在寂寞、孤独和无聊中度过的。
从小,谢坤山对绘画就很感兴趣,经常乱涂乱画。受伤之后,虽然灾难夺走了他完好的四肢,却也留给了他完整的时间,他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一个贫病交困的家已经欠下一屁股债,不可能再有余力支持他学画;文盲的父母也不可能理解他这种对于穷人来说过于奢侈的爱好。
谢坤山只能把自己的生活需求降到最低,把在外做工的哥哥偶尔给他买瓶汽水的一块半快钱积攒下来,买来铅笔和几张白纸,认真地画,认真地描。嘴里的笔,成了他最亲密的知己。他只管埋着头,一笔一笔地划,一步一步地走。
在以后的20多年里,他把嘴巴变成了自己最得力的“手”;而他必须付出的代价是,口腔从此溃疡不断,没有一天是完好的——区别只在于血泡是十多个还是五六个而已。
铅笔断了怎么办?谢坤山又想到了办法:他找来一把小钢刀,将刀柄含在大臼齿处,用力咬,为了咬稳,他把刀柄都咬得变形了。接着,他把铅笔推到桌边,再用右手残存的一点短臂按住,用嘴里的刀片,一刀一刀地削出了笔尖。
满头大汗之后,望着自己的“成功”,他又一次兴奋起来,在心里呐喊:“这一刀一片的笔屑,片片都是信心。谢坤山,今天你不仅把铅笔削出,更是把自己未来的路也削了出来!”
后来,他听说台湾著名画家吴炫三先生在美术学院开课,就千方百计找到他,要求跟老师学画。吴先生被他的诚意所感动,同意他来听课。谢坤山欣喜若狂。
从此,他每天拖着几公斤重的义肢花两个多小时时间赶到学校,风雨不误。
这还不难,最困难的是难以启齿的小便问题无法解决。那时他还没有发明现在每天都使用的“小便帮手”,总不好叫老师同学来帮忙吧?他就一天从早到晚不喝水,在校8小时内有尿也忍着,直到后来憋得尿血!
为了补上文化基础薄弱这一环,谢坤山24岁时选择了去读“国中”(相当于大陆的初中)补习学校。报名那天,排在年龄和身高都差他一大截的报名队伍里,谢坤山心底五味杂陈。这时,有位老师走过来,看看他空荡荡的衣袖,别有意味地说:“这里可是要‘写’功课的哦!”谢坤山一听,心中反倒轻松了。他大声地说:“报告老师,这张报名表就是我写的!”
谢坤山十分珍惜能再度重返课堂学习的机会,并砥励自己终日埋首在书桌与画架前。由于肢体上的不便,他要比别人多耗许多时间,为此,他要求自己每天最多睡四五个小时,并生发出一套“少睡就是多活”的哲理。
三年一晃而过,毕业那年,谢坤山与所有升高中的考生一样,走进高中联考的试场,并以优异成绩,被台北最好的中学——建中补校录取。入学后的第一次测试,谢坤山的成绩是倒数第三名。他奋力追赶,结果第二个月的月考,他的成绩还是第三名,不过,这次是正数的。望着成绩单,谢坤山快活地笑了。
四、“我们拥有的,永远比失去的多!”
我曾多次采访谢坤山。面对残疾人,一般人通常会有些不自在,生怕触及别人的隐痛,因此总会有些尴尬。但对谢坤山,这些都是多虑,他一下子就让你感到,他完全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他根本就和你没有什么两样。的确也是这样,他爽朗的笑声、幽默的谈吐,完全让我忘记了他是四肢仅仅存留一肢的残疾人!我问谢坤山:“当初遭遇了这样的不幸,我是说当初,你想过自杀吗?”他的回答非常干脆:“没有。一点这种念头都没有。我只是想,背着包袱要走,放下包袱也是走,那为什么不放下包袱轻轻松松地走呢?所以我不忌讳自己的身体,不遮掩,决不躲在房间里。”
“但这样的不幸,一般人都难以承受的。那是让人很绝望的。”
“我从不去想自己失去了什么,我想的是我还拥有什么!”
正是抱着这样的人生态度,不管怎样艰难,他都心存感恩地一路走来;才能不但寻找到自己的幸福,而且尽可能地帮助他人、回馈社会。在采访中,我从谢坤山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字眼就是“感恩”。他感激父母、感激老师、感激妻子、感激朋友、感激许许多多扶助、支持和鼓励过他的人。
出于“感恩”心理,他尽可能地帮助社会和他人。不管多忙,每月必定至少抽出一天时间去慈济医院作义工,在那里,他帮助的都是最绝望的人。
有一个女人,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瓦斯爆炸中,失去了丈夫,她本人也被重度烧伤,原本美丽的面孔扭曲变形,变得狰狞恐怖。这还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她8岁的心肝宝贝女儿现在见了她就惊吓得哇哇大哭,再也不敢靠近她。
谢坤山听完了她断续的讲述,说:“你没有好好爱自己。”
看女人不解的样子,谢坤山说:“假如这场意外不是发生在你身上,而是发生在你女儿身上,你愿不愿意代替她承受这个伤、这个痛、这个苦?”女人使劲点头:“我愿意!我愿意!我绝对愿意!”
谢坤山说:“我相信你愿意,我绝对相信你愿意。请回头看看,此刻就站在你身后的妈妈。”她的身后,正在给她梳头的母亲,眼中的泪水正夺眶而出。
“你的母亲又何尝不愿意代你受这个伤、这个痛、这个苦?可是,她能吗?”
母女两人再也忍不住,泪水像决堤般喷涌出来,哭成一团。
当谢坤山下次再见到她时,她已经像换了一个人,脸上有了笑容和神采,并且愿意和谢坤山一同,用她依然甜美的歌声,去关心和激励其他的病友。
谢坤山知道,她已经放下包袱并且明白:不管遭遇到什么,其实我们拥有的,永远比失去的多!
五、“快乐像大海!”
第一次见到谢坤山是在去年夏天。
说实话,当初从国外朋友发来的邮件里听到谢坤山的故事,我觉得不过是又一个顽强拼搏自学成才的例子,这样的人或事大陆并不少,何必要费事去写一个台湾人呢?所以,当我从广州赶到珠海与谢坤山见面时,没有任何采访的计划,不过是去见见一个朋友的朋友而已。在珠海的一家酒店里,5个多小时一晃而过,送他过拱北海关分手时,我已经完全改变了最初的想法:他太特别,太值得写了!我的的确确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失去这么多的人能如此成功、如此自信、如此幸福和快乐!
见过谢坤山的人对他的富有感染力的笑声都会留下深刻印象。第二次见面时,他给我讲了一个旅途中的小插曲。
他登机验票,发现自己的机票还放在随身跨着的背包里。本来他完全可以自己取出来,却灵机一动,对检票的小姐说:“小姐,可不可以帮忙把机票从背包里拿出来?”年轻的女孩很愕然地望着这个怪怪的男人,不过很快就镇定下来,很配合地帮他取票、验票。
做完了这些,小姐又要主动帮他把票放回去。谢坤山却说:“插在上衣口袋吧!”
小姐也照做了。临走,谢坤山用下巴指指口袋,问:“知道为什么要放在这里吗?”小姐一脸茫然。他笑了笑,悄声说:“这样看起来比较帅!”诡秘的样子把原本挺紧张的女孩逗乐了。谢坤山走出很远,还看到那个检票的小姐朝他摆手道别。
谢坤山还碰到过这么一件事。有一天,他正和妹妹走大街上,有说有笑,轻松自在。忽然,一位小姐从后面赶上来,拿出一个信封,递给他,说:“先生,这是属于你的,请收下。”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际遇,谢坤山一时理不出头绪。妹妹帮他打开了信封,里面竟然是1500元台币!
原来,她是台湾某电视台知名栏目的节目制作人。信封里的钱是她刚刚领到的制作酬劳。当天下班后,她碰巧走到这对兄妹的后面。一路上,她发现了谢坤山触目惊心的残障,同时也发现残障并未给他的人生留下阴影。兄妹俩谈笑风生的一幕让她感慨万千,为什么一个最有理由痛苦和绝望的人,偏偏这么轻松快乐?而那些身体健全、衣食无忧、学历金钱地位样样不缺的人却为何还自寻烦恼?
她感谢谢坤山让她体验到了平凡的幸福,“原来,快乐也可以很容易拥有的!”
谢坤山的妻子也真是个美丽聪慧的女子。她选择谢坤山,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在结婚前,他们已经相识、相知、相爱了8年。这个生活优渥、备受宠爱的独生女为了和所爱的人在一起,不惜与父母彻底闹翻。他们结婚时,没有婚宴,没有排场,只有借来的洋装和一只不到1000元台币的戒指。
我问也真:“也许许多困难和问题是结婚前想不到的。婚后十多年里,你曾经为当初的选择后悔过吗?”她回答:“其实,当初的压力太大了。逼得我必须把所有的困难都想过,不然也下不了决心。结了婚反倒轻松了,我们生活得比原来设想的还好。谢坤山是个能给人快乐的人,他带给我的快乐像大海,至今还看不到边际。”
六、最令人尊敬的人
去年,《我是谢坤山》在台湾一出版,立刻引起了轰动并成为畅销书。今年,东方出版中心推出了大陆简体字版,书上有余秋雨、史铁生、陈村、叶兆言、杨飞云等著名作家、艺术家写的推荐。平时出言谨慎的名人们给了谢坤山极高的赞美。这些赞美与其说是给谢坤山个人的,不如说是给谢坤山所代表的一种精神的。
他不向命运屈服的抗争精神,他乐观、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他丰富、纯净、活泼的内心世界,他的开朗、幽默、机智,还有他脸上始终挂着的灿烂笑容,在今天都是一种稀缺因而值得备加惜的东西。
去年秋天,美国《读者文摘》亚洲版曾采访过谢坤山,但稿子发到总部审核时,这个全球发行量最大的期刊立即叫停,重新派出人马,对书中提到的数十位人物逐一核实采访,前后工作了两三个月。最近,谢坤山夫妇得到通知,采访编辑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读者文摘》将在近期用19种语言版本向全世界推出他挑战生命极限的故事。
谢坤山不止属于台湾,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人类。
权借吉尼斯世界纪录亚洲见证中心董事长戴胜益先生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身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亚洲见证中心负责人的我,见过的奇人异事无数,但从没有看过谢坤山这么令人“震撼与动容”的人。如果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全世界最令人尊敬的人’这一项目,我会恭敬地把这面奖牌颁给他——创造人类极限的谢坤山。”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