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号和补充的括号的用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2:57:55
句号和补充的括号的用法

句号和补充的括号的用法
句号和补充的括号的用法

句号和补充的括号的用法
常用标点符号主要用法
作者:方曙光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如下:
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 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如:(2)我们回去吧.
3、用在复句的后面.如:(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如:(4)你叫什么名字? 李美.(句中“李美”是“我叫李美”的省略)
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如:(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用在独词句后.如:(6)好.(在特定情境下,一“好”字表示大家都明白的完整意思.)
● 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二、问号
1、用在特指问句后.如:(7)你今年多大了?
2、用在反问句后.如:(8)为什么我们不能刻苦一点呢?
● 提示:反问句若语气缓和,末尾可用句号;若语气重可用感叹号.如:(9)国家主席可以活活被整死;堂堂大元帅受辱骂;……这哪里还有什么尊重可言!
3、用在设问句后.如:(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如:(13)我?不可能吧.
●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如:(14)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则错误.)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15)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
(16) 曹邺(816--?),桂林人.
●特别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例如:(17)……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
(18) 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
(19)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17)(18)(19)三句都是非疑问句,(17)(18)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19)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三、感叹号
●特别提示:
1、在表感叹或祈使语气的主谓倒装句中,感叹号要放在句末.
如:(20) 多么雄伟壮观啊 ,万里长城!
2、句前有叹词,后是感叹句,叹号放在句末.
如:(21)啊,这儿多么美丽!
下面介绍句中点号的用法.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
一 、逗号
提示: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二、顿号
用于句中并列的词、词组之间较小的停顿.
如:(22) 邓颖超的品德、人格、风范为中华民族树立了一座精神丰碑.
(23) 从1918年起,鲁迅陆续发表了《狂人日记》、《药》、《祝福》等短篇小说.
● 特别提示:以下九种情况不用顿号.
1、 不定数的两个数字间不用顿号.
如:(24)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不能写成“十六、七岁”)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
如:(25)三年级四、五的学生. (26) 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2、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26)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7)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8)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6、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9)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
●【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
如:(30)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7、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31)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32)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如:(33)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注意】如并列词或词组简单,它们之间则用顿号.
如:(34)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9、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如:(35)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三 分号
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35)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犹使我耳不忍闻.
(36) 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个子也长成了,按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他还小.
2、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如:(37)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3、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如:(38)阅读有许多好处: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等等.
●【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不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
四 冒号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如:(39)我们的复习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项复习阶段;第二阶段为综合复习阶段;第三阶段……
(40)她是秋天没丈夫的;他有一个小叔子,小她十岁;她靠打柴为生:我知道的就这些.
●【提示:用于提示下文的词语“注意”、“指出”、“宣称”、“证明”、“告诉”、“如下”、“例如”等后常用冒号.】
2、用于书信、讲话稿等称呼的后面.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如:(41) 日期: 10月20日
地点: 县剧院
● 【特别提醒】
A、 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4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B、 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如:(43)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应将冒号换成逗号)
C、 一个句子中不要出现两个冒号.
如:(44)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一些自己国家的历史,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第二个冒号应删去.)
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间隔号、连接号和专名号九种.
一 引号
主要作用有:
1 、表明引用的部分.
2、着重论述的对象或重要的特定的词语.
如:(45)股市有它的行话:如股票价格上涨叫“牛市”,因牛的眼睛总朝上看;反之叫“熊市”,因熊的眼睛总朝下看.
3、 明是否定、反义或讽刺的词语.
如:(46) 这样的“聪明”还是少来一点好.(表否定)
4、 表明是简称.如:(37) 你的这种做法到底是姓“资”还是姓“社”.
5、 表明是成语、熟语、术语.
如:(47) 人们常常称技艺高超的工人为“能工巧匠”,赞精妙的艺术品为“巧夺天工”.
(48) 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6、 表示特殊的日子,特殊的事件.
如:(49) “五四”运动 (50) “一二·九”运动
7、 表明是象声词、音译词、绰号、专有名词.
如: (51) 青蛙“呱呱”叫,惊醒了“豆腐西施”杨二嫂.
(52) 一条“金利来”拴在脖子里,叫人不自在.
● 【特别提醒】
A、引文中有引文,要分双引和单引,单引中还有引文则用双引,总的原则是双中有单,单中有双.
B、引用的文字独立而又完整,则引文末尾的标点不能改动,并将其写在后引号的里面.
如:(53)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引文不独立,引用的话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时,不管它是不是完整,后引号前都不能用点号(问号、叹号除外).
如: (54)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55)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56) 在老张“同志们,走吧!”的招呼声中,我们这支队伍又出发了.
C、 连续引用一篇文章的几个段落,只在每段开始使用前引号,该段末尾不用后引号,直到引文结束时才使用后引号.
二 括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如:(57)猴子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他是船长的儿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来.
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如:(58)他培育了许多香花,繁殖和训练了许多小动物.(他后来还曾照顾动物园里的一只没有妈妈的小虎,每天用牛奶喂它.)
●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
句外括号里的注释如是一句话,句末可用点号.
如:(59) 1861年以后,那拉氏(慈禧)曾搞所谓“垂帘听政”(这是那拉氏直接掌管政权的一种形式.),指使刽子手……
(句中括号里的句号应去掉)
(60)她先是寄希望于刘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
三 破折号
破折号用来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或表示语义的转换、递进、中断、延长等.破折号和括号用法不同: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其作用主要有:
1、 表示注释.
如:(61)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 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
如:(62)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54)“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
3、 表示意思的递进.
如:(63)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4、 用于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破折号前是果,后是因.
如:(64)他首先指出早恋并不可耻——这是一种十分自然、正常的现象……早恋并不可爱——早结的果不甜,早开的花早谢.
5、 表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
6、 表分项列举.
7、 用于副标题前.
● 【提示】 破折号与逗号都有强调的作用,前者强于后者,逗号强调前面的内容,破折号强调后面的内容.
如:(65)我,是第一个跑到终点的.(66)那就是我——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
当语句容易引起误解时要用两个破折号.破折号前可用点号以示强调突出.
(67)如:我有四年多,曾经常常,——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
四 省略号
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的规定是:省略号前面是完整的句子,句末标点应保留,如果不是完整的句子,只是句内停顿,则句末不保留标点;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只有需要表示不跟下文连接才可以使用句尾标点.
书刊中省略号前后使用标点也易出错,例如:
(68)至今还保存在岛上的水井、碑石、各种建筑物……,这一切铁的事实都雄辩地证明,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69)“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是无世而不常有之.”
例句(68)中省略号后逗号应去掉;(69)省略号前之逗号也应去掉.
● 【特别提示】当列举的各项和省略的部分共同充当某一词语的修饰限制成分时,省略部分只能用“等”或“等等”表示,不能用省略号.
如:(69)“新时期文学”以来,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评奖活动,从国家到地方评过几次?
(70)对于有志于文学的后来者们,除了继续关注文本语言风格幽默荒诞等等之外,也应该是大有启迪的啊!
省略号前后标点的使用.省略号前的句子语义表达完整可在句子末尾加句末点号,否则不加.省略号后一般不加标点,如果省略号后还有文字,为表示其不与省略号前的文字相连,可在省略号前加句末点号.
如:(71)现在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是不必那么长,却有“水分”可挤.
五 书名号
使用书名号时注意
1、 名和篇名同时出现时,只用一个书名.书名写在前面,篇名写在后面,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72)《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2、 词牌名和题名同时出现时,要用书名号.前面是词牌名,后面是题名,中间用间隔号隔开.如:(73)《念奴娇·赤壁怀古》.
3、书名号里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用双书名号里面用单书名号.
如:(74)《新时期〈金瓶梅〉研究评述》一书已出版.
4、影视作品的名称应用书名号,但电视栏目、报社及杂志社名称不用书名号.
如:(75)“焦点访谈”是我们大家都喜欢看的栏目.
(76)语文报社出版的《语文报》,我们大家都爱看.
丛书名称也标书名号,“丛书”两字是否在书名号内,宜视该丛书封面上有无冠“丛书”两字而定,有“丛书”字样的,“丛书”两字放在书名号内,无“丛书”字样的放在书名号外,如《力学丛书》、《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专著》丛书.

句号的用法
一、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陈述句占句子的大多数,用来判断、叙述、描写事实。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吴晗《谈骨气》)
(2)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森林越来越密。(小学语文《夜莺之歌》)
例(l)表示判断,(2)表示叙述,(3)表示描写。以上三句子都是主谓句。句号也可以用于非主谓句的陈述句。例如:<...

全部展开

句号的用法
一、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陈述句占句子的大多数,用来判断、叙述、描写事实。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吴晗《谈骨气》)
(2)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森林越来越密。(小学语文《夜莺之歌》)
例(l)表示判断,(2)表示叙述,(3)表示描写。以上三句子都是主谓句。句号也可以用于非主谓句的陈述句。例如:
(4)传来了狗的尖叫声。(契诃夫《变色龙》)
(5)1946 年的中秋。(茹志鹃《百合花》)
例(4)是动词性非主谓句,(5)是名词性非主谓句。
陈述句通常不带语气词,靠语调表示陈述语气。需要语气词时用“的”“了”“呢”“啊”“么”“嘛”“啦”“罢了”等。例如:
(6)所以思想性不是硬借来的,不是可以套用的,不是可以假装的,也不是忽然就有了的。(朱自清《论朗诵诗》)
(7)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杨朔《荔枝蜜》)
(8)这套主设备任何一条船也装不了,汉江号尽可以运别的货嘛。(柯岩《汉堡港的变奏》)
例(6)一连用了四个语气词“的”,以加重语气。例(7)(8)分别用语气词“呢”“嘛”。
语气词和语气不是一一相配的,有的语气词在不同的语气词来表达不同的语气,同一语气又可用几个不同的语气词来表达。重要的是判断全句表达什么语气,以便确定用句号还是别的句末点号。
(9)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10)这本书真的太好了!
以上两句都以语气词“了”结尾。例(9)表示确定语气,说明有了变化,是陈述句,用句号。例(10)表示感叹语气,用叹号。
(11)他大概已经走了吧。
(12)他大概不来了吧?
例(11)对所陈述的事情不很肯定,但句子的性质是陈述句,用句号。例(12)表示疑问,带有揣测的意味,用问号。
(13)这篇文章大概是他写的吧?
(14)这篇文章大概是他写的吧。
上述两句的文字包括句末的语气词都一样,不同的是标点。例(13)是作为疑问提出的,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例(14)是回答问题,用句号表示陈述语气。
二、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的末尾
(1)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2)你辛苦了,休息休息吧。(陈广生、崔家骏《雷锋的故事》)
三、用于间接问句的末尾
间接问句是包含在陈述句、祈使句中的问句,是大句的一部分,通常充当宾语。例如:
(1)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都德《最后一课》)
(2)他问你小黄还来不来。(《现代汉语八百词》)
(3)问问明天走得了走不了。(王砚农等编《汉语常用动词搭配词典》)
例(l)是包含特指问的陈述句,(2)是包含反复问的陈述句,(3)是包含反复问的祈使句,所以都在句末用句号。看到包含疑问代词或疑问格式的句子要注意分析是直接问句还是间接问句。下面是从语文书和刊物上看到在间接问句误用问号的例子:
*(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6)我曾向泰勒公司请教,用户是什么人 ?
*(7)我们写东西,要严肃、认真,不能让印刷厂工人去猜这是中文,还是德文?
例(4)(6)(7)的问号、例(5)的第二个问号用于间接问句,要改为句号。例(5)“明月几时有?”是直接问句,独立成句,用问号是对的。
问句形式除作宾语外,有时也可作主语,例如:
(8)“精密”和“周密”有何不同。“精密”该用在何处,“周密”该用在何处,都要仔细想一想。(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
句中三个带疑问代词“何”的问句形式作大句的主语,不独立成句,后面都用逗号。如果把逗号改成问号,即把句子改成:
(9)“精密”和“周密”有何不同?“精密”该用在何处?“周密”该用在何处?都要仔细想一想。
全句便由一个句子变成由三个独立疑问句加一个陈述句组成的句群。
四、用于语气舒缓的反问句末尾
(1)10 年的时间,2 700 多课时,用来教本国语文,却又大多数过不了关,岂非咄咄怪事。(《光明日报》1999.1.22)
(2)你看,谁管过你啦。(曹禺《雷雨》)
五、用于语气舒缓的感叹句的末尾
(1)他们还使我懂得,用那些多付的钱可以买到多少好东西啊。(富兰克林《哨子》)
(2)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
括号的用法
表示文章中的注释部分。这种注释是夹在正文中间的夹注。
写文章写到某个地方,为了让读者了解得更透彻,有时需要加个注释。这种注释,要用括号表明。注释的性质是多种多样的。
(1) [parenthese,curve;bracket (square bracket,angle bracket);brace] 用作标点符号或数学符号的小括号()、中括号(方括号) []、尖括号
(2) 和大括号{}的总称
括号[bracket]是用来规定运算次序的符号。

括号主要分为四类,包括大括号「{ }」、中括号「[ ]」、小括号「( )」以及比较少用的括线「—」。

最早出现的括号是小括号「( )」,於1544年出现。直至17世纪,中括号「[ ]」才出现于英国瓦里斯[1616—1703]的著作中,至於括线则由1591年韦达[1540—1603]首先采用,而大括号「{ }」则约在1593年由韦达首先引入;至1629年,荷兰的基拉德采用了全部括号,18世纪后开始在世界通用。

收起

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3、用在复句的后面。
●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6、用在独词句后。
● 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括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

全部展开

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3、用在复句的后面。
●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6、用在独词句后。
● 注意:作品、书信、文件、等后面注明时间、地点、署名等文字之后可用可不用。
括号 括号标明行文中的注释性的文字。从注释的范围看,它有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之分。 只注释和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
补充和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它放在正文的句末点号之后。
● 【特别提醒】句内括号内的文字末尾不能用句号;但可用问号或叹号。
句外括号里的注释如是一句话,句末可用点号。

收起